光纖熔接機是將對準后的被接光纖端頭局部加熱并熔接起來的儀器。該儀器的加熱方式最早是美國貝爾試驗室1971年使用的鎳鉻絲加熱,它只適用于多組低熔點光纖的熔接,對于熔點達:1800℃的石英光纖,難以實現局部快速熔接。1972年由Rjectenr等人提出火焰加熱方式,即用微離子噴燈或氫氧焰熔接光纖,但熔接設備龐大,受環(huán)境(空氣濕度、空氣流動等因素)和操作人員的接續(xù)工藝水平影響,仍然難以實現局部快速的加熱要求。1976年日本日立公司提出COz,激光器熔接方式,它是用COz激光器作為熱源,很好地解決了局部快速加熱熔接的問題,但cQ激光器本身體積大,設備調整好后不宜移動,不適用于光纜的現場接續(xù)。1976年日本NTT和美國康寧公司先后研制出空氣放電即電弧熔接方法,它是利用400 V左右的高壓電弧,使兩根緊貼著的光纖對準后熔接。后來日本NTT公司將這種熔接方法進一步改進成預放電方式即二次熔接方式。預放電熔接是將端面已處理的光纖不再緊貼,而有意讓兩端面有合適距離,放電預熔以清除兩端面處的毛刺、殘留物,使端面趨于清潔、平滑,從而提高熔接質量,最后再將兩光纖熔接為一體。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,國內開發(fā)的光纖熔接機基本上都采用了這種二次熔接方式。
常用光纜快速導航: 4芯光纜價格 、6芯光纜價格 、8芯光纜價格 、12芯光纜價格 、18芯光纜價格 、24芯光纜價格 、32芯光纜價格 、36芯光纜價格 、48芯光纜價格 、72芯光纜價格
![銷售熱線](http://m.udhewjl.cn/templets/default/images/400phone.gif)